盐碱土改良的机理研究
Q1:土壤盐碱化是怎样形成的?
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因素很多,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。
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、地质、地貌、水文及水文地质等。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,地表强烈的蒸发作用,使得土壤深层的盐分被向地表运动的水带到土壤表层。地貌因素特别是盆地、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、盐的汇集。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质上。
人为因素 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。为从土壤中获得更丰厚的收益,大水漫灌使得地下水位升高、肥料施用不当(如北方碱性土地大量施用草木灰等碱性肥料);再为减少投入成本,在已经盐碱化的土地上适应性地种植耐盐作物。放弃对盐碱地的改良和治理。
盐碱地的形成是气候干旱、土壤排水不畅、地下水位高、矿化度大,以及地形、母质、植被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。
Q2:土壤盐碱化有哪些危害?
盐度大的危害是导致作物产生生理性干旱:
外部盐分含量高,即土壤溶液浓度高,植物根系吸收不了水分,反而土壤会从植物体内吸取水分,导致植物萎蔫甚至死亡;
碱度大对土壤最直接的影响是:
土壤板结、土壤不透气、作物生活条件差,对作物的水分吸收也有很大的影响,使作物发育不良,生长缓慢等。土壤盐碱化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,阻碍作物生长,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危害;土壤盐碱化使土壤物理性恶化,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,使大片土地荒芜,农耕地减少;地下水矿化度提高,水变苦、咸,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;土壤中水、肥等因素互不协调,影响农作物产量。
Q3:土壤盐碱化程度如何判定?
通常情况下盐和碱的判定是分开进行的,我国土壤中盐度和酸度的测定以30cm土层厚度来进行计算。盐度的测定施用电导率仪进行测定,碱度的测定使用pH计进行测定。下表是盐度和碱度的等级划分:
表1盐化程度分级
盐化度分级 | 含盐量(%) | 电导率(ds/cm) |
轻度 | 0.1~0.2 | 1.5~4.0 |
中度 | 0.2~0.4 | 4.0~6.0 |
重度 | 0.4~0.6 | 6.0~9.0 |
表2土壤酸碱度范围
土壤酸碱度 | pH值范围 |
强酸性 | pH<5.0 |
酸性 | 5.0~6.5 |
中性 | 6.5~7.5 |
碱性 | 7.5~8.5 |
强碱性 | pH>8.5 |
Q4:盐碱地改良的原理
降低盐分:
盐碱地土壤板结、透气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钠离子含量高。而钠离子又是效果明显的土壤分散剂,高含量的钠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,使土壤团粒体崩解而形成粒径极小的土壤颗粒,重力作用下形成致密的土层结构,导致土壤板结、透气性能差。钠离子吸附剂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,对盐碱土中的Na+、SO42-、Cl- 等有吸附能力,吸附铵根离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,交换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,
脱盐率可达18.6%~29.3%,从而达到改土、脱盐的目的,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生长方向发展。另外,由于钠离子吸附交换性能好,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,调整pH值,改良后的土壤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。
降低pH:
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环境对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,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作物的生长,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,含盐量较高的土壤溶液中pH值也会有明显的上升,而改善土壤过碱的环境,需要采用中和的方法来实现。科学合理地施用(生理)酸性肥料,酸性肥料中的酸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碱性,给作物形成一个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,同时酸可以释放出土壤中被固定的养分,可提高土壤肥力。
Q5:盐碱地治理的方法有哪些?
物理改良:平整土地、深耕晒垡、及时松土、抬高地形、微区改土等。
水利改良:灌排配套、蓄淡压盐、灌水洗盐、地下排盐等。
化学改良:石膏、磷石膏、酸性肥料、腐殖酸、泥炭、醋渣等。
生物改良:种植水稻、苜蓿等,使用微生物菌肥等。
盐碱地的改良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综合治理系统工程,但其治理、改良的核心还在于水、肥的调控上,为了使农作物在盐碱地上先生存、再更好的生长发育,所以今后盐碱地的改良仍将是一个以水肥为中心,包括水利工程措施、农业技术措施、种树种草等综合治理方法,这是改良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方向。坚持“降低盐碱地土壤pH值和酸碱度的专用型大量元素(磷为主)酸性水溶肥+降低盐碱地碱化度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+精准施肥技术设施+其他”的盐碱地改良理念,是一个较为长效的盐碱地改良思路。